广东金融多项指标全国第一 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

时间:2021-07-19  来源:
0

刚刚过去的一年,广东金融业交出了一张亮丽的成绩单。2月1日,省政府召开的2021年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透露,2020年,广东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不利影响,最大限度吸引金融资源投放,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紧抓“双区”建设机遇推动高水平金融改革开放,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多项金融指标升居全国第一,多个金融数据创历史新高。

未来一年,广东将进一步谋划更高水平、更大范围金融改革开放政策,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和粤澳深度合作试验区建设。

2020年大湾区全面深化重点金融领域改革显成效

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30条政策80项工作任务中已有73项工作任务完全落地或正在推进实施。

1.首个粤港澳大湾区专属重疾险产品正式推出。

2.“跨境理财通”“港澳保险服务中心”等政策的细化落地方案正加快制订。

3.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全面提速。

4.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加速集聚,全年新增20家金融机构。

5.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集聚辐射效应进一步增强,深圳和广州在最新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中排名均提升2个位次,分列全球第9和21位。

数据显示至2020年末,广东赴港上市企业达到274家。深港通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全年成交额累计达14.3万亿元。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达17.2万亿元,人民币已超越美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

2021年广东推进大湾区金融发展将如何布局?

在争取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30条意见”和80项措施全部落地实施的基础上,谋划更高水平、更大范围金融改革开放政策,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和粤澳深度合作试验区建设。提升广州、深圳金融中心城市能级,继续推动粤港澳三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扩大股票、债券、基金跨境交易规模,稳妥开展“跨境理财通”试点,争取扩大QFLP/QDIE和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试点范围;加快完善粤东西北现代普惠金融体系,支持带动“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充分利用现代金融科技手段完善新型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保险,实施金融生态优化工程,引导金融资源加大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支持。

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能效。全面落实与各大金融机构签署的战略协议,加强项目对接,更好发挥政策性银行和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作用,积极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鼓励赴港澳发行市政建设债券。做好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确保金融纾困中小微企业的各项政策平稳过渡。完善央地协同工作机制和部门数据共享,促进外贸企业融资供需精准对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帮助外贸企业更好利用汇率避险工具。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展绿色金融创新,细化完善区域绿色信贷标准,扩大境内外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深化“碳金融”试点工作。

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巩固支柱产业地位,增强金融资源配置效能。推动广州期货交易所开业,支持做好期货产品研究开发,鼓励通过“期货+保险”方式帮助实体经济企业和农业企业更好应对市场风险。加快发展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深交所完善上市制度、发行存托凭证、开展“新三板”转板试点和搭建大湾区债券发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