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租赁业蓄势转型跨越发展,数字科技为融资租赁注入新活力

时间:2021-07-20  来源:
0

展望“十四五”,租赁业既有在传统业务领域稳定并持续向好的发展空间,又有在其他创新业务领域蕴藏的优质增长点。《金融时报》刊发租赁业“十四五”展望系列报道,将重点从“十四五”时期租赁行业在业务层面面临的问题挑战、创新趋势以及布局方向进行分析与探讨。

赋能篇:数字科技为融资租赁注入新活力

融资租赁与金融科技相融合,能够产生怎样的火花?可以从租赁公司的探索与实践中找到答案。

迈入“十四五”,转型与发展成为融资租赁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融资租赁作为最贴近产业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之一,围绕产业做租赁正成为行业共识。与此同时,金融科技早已成为市场主流,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应用给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和深远影响。未来,融资租赁行业将呈现与金融科技相结合,向专业化、产业化、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

金融科技赋能租赁业务发展

从大环境来看,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技术在助力金融服务实体企业方面有显著成效。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

站在新起点上,多位受访租赁人士均强调了科技赋能租赁发展的重要性,提出要重视对金融科技的投入,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力军”,当前租赁公司已意识到运用金融科技,强化信息化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随着金融科技在各类型金融机构和多领域金融业务方面的广泛普及和深入应用,金融业基础设施的传统信息系统能力面临着系统性风险监管、大规模交易支撑等多重压力和挑战,金融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和能力提升正成为下一步金融科技应用深化的重要趋势。”谈及金融科技赋能租赁业发展,中铁建金租董事长冀涛表示,搭建一套标准化、可复制的基础设施,协助租赁行业突破成长边界,是未来金融科技赋能租赁业的愿景。

融资租赁业内人士表示,“十四五”期间,在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影响下,金融科技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将带动融资租赁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金融科技将在业务开展、风险控制、资产管理等关键环节为融资租赁插上新的翅膀,而善用者将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越秀租赁总经理张磊也认为,借力金融科技,租赁业的获客场景、风控场景和设备管理场景将朝着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转变,租赁公司因此可以在更全面把握风险的同时,扩大规模、提高效率,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新基建”加持下的潜在业务空间

对租赁公司而言,把握“十四五”数字化转型战略机遇,以数字技术驱动租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其不能改变的根本是立足产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租赁公司在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基本定位的基础上,推动数字科技与融资租赁相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其中,不得不提融资租赁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词之一“新基建”。

在张磊看来,“新基建”包含的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是支撑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新基建”加持下的金融科技发展也将给租赁业带来新的赋能。而“新基建”包括的5G基站、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特高压、充电桩、城际高速和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建设在基础设施投资、设备引进和存量资产盘活等方面能够为租赁业提供万亿元级的潜在业务空间。

事实上,不少租赁公司在“新基建”相关领域已不约而同地进行了布局。

据北银租赁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6年,公司已经在充电桩领域深耕4年,累计投放12.21亿元,用于支持公交充电桩的建设运营。目前,公司已助力建成179处场站,安装建造1032个充电桩,服务北京近7000辆电动公交车。

“我们初步预计,融资租赁未来5年在‘新基建’领域的业务机会额度将不会低于1.5万亿元 。”中建投租赁董事会秘书涂俊表示,“新基建”大部分都会涉及重资产投资,需要投入许多动产设备,不少细分领域的现金流特征与融资租赁业务非常匹配,这些正是融资租赁公司的用武之地。据悉,中建投租赁也在密切关注数据中心(IDC)及5G等细分领域。

培育新市场进行前瞻性布局

“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适应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考验着租赁业的“内功”。

上述北银租赁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路径来看,将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围绕提高服务能力、降低成本、补齐短板等方面开展,包括继续坚持结构性去杠杆、加快金融机构结构调整、降低服务实体成本、提高直接融资比例、补齐支持民企、小微、“三农”短板、发展金融科技。

在国银租赁看来,未来,随着金融科技的成熟应用,数字化、智能化将成为行业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围绕科技赋能租赁,无论是金融租赁公司还是融资租赁公司都在积极布局,明确方向。一些租赁公司在夯实原有盈利模式的基础上,不断追赶金融科技与租赁相结合的脚步,利用技术手段改造现有流程,提升运营效率。

例如,越秀租赁提出以“一大一小”客户为两翼,以产品创新与科技赋能为引擎的“双擎两翼”发展战略。

平安租赁全方位推进创新体系建设、营造创新文化、完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公司从上至下都要主动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助力公司超前布局新方向、实现数字化的科技转型。

据平安租赁常务副总经理李文艺介绍,公司正积极拥抱科技变化,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与研发,运用科技手段赋能业务,不断优化业务场景技术,通过平安微租赁、小设备、平安车管家等App和小程序,将线下流程“线上化”,并综合运用大数据、AI等科技手段优化运营体系,助力科技化金融体系的建设。

另据国银租赁相关负责人介绍,国银租赁正在以大数据、智能风控等信息技术作为创新驱动,探索数字化小微业务新模式。借助金融科技力量,以物为媒介有针对性地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缓解融资难题。 

挑战篇:厘清问题 直面挑战

农历辛丑年新年已过,租赁行业又开始了新的发展征程。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十四五”期间,租赁行业也将全面进入“量质齐升”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其中既蕴含机遇,又暗藏挑战,只有正视现存的问题与挑战,行业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疫情防控常态化挑战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当前,全球疫情尚未结束,国内疫情防控也进入常态化管理阶段,一边是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懈,一边是在严监管要求下的高质量转型承压,如何统筹推动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齐头并进,明确发展重心,明晰发展路径,需要租赁行业持续的思考与规划。

面对新的形势,租赁公司普遍表示,受全球政治经济因素交织以及国外新冠疫情影响,国内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增多,但长期向好趋稳态势没有改变,租赁业的发展要以质量为本,稳字当头,坚定发展信心,增强风控意识。

谈及今年的发展,在采访过程中,国银租赁相关负责人也明确表示,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发挥租赁特色优势,创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应该说,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培育新的发展动能,需要时间沉淀,更需要租赁公司坚定步伐、精益求精、攻坚克难。

事实是,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叠加疫情的影响下,租赁行业信用风险加大,资产质量也面临着下行压力。中铁建金租董事长冀涛直言:“2021年将重点清理地方债务,疫情支持政策也或将停止,租赁公司存量资产质量将面临较大挑战。”

面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中建投租赁董事会秘书涂俊认为,租赁公司应坚持底线思维,认真落实金融工作三大任务;要承担起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使命,严守不发生重大金融风险的底线;通过建立并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断提高风险预警、识别、防范和化解能力,更好控制风险,改善资产质量。

合规内控新挑战

仍需看到的是,在经济形势和监管环境的变革下,转型与发展成为租赁行业当下的首要问题。寻求转型的租赁公司不在少数,专业化、产业化、普惠化成为新的发力点,然而,加剧的市场竞争也造成了行业一定的资源浪费。

有业内人士坦言,一些租赁公司在专业化领域方向上出现相互重叠,通过差异化的布局并未改善业务同质化的问题,更严重的还出现了优质客户的无序争抢、资金价格的恶性竞争。

面对新的发展格局,坚持审慎经营理念,持续加强内控合规管理,保障各项业务稳健发展,成为众多租赁公司的共同选择。

国银租赁上述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严监管”“强监管”的态势不变,统一监管持续推进,“减量增质”将取得积极成效,租赁行业的发展必将更加规范有序。

去年,银保监会相继发布了多项与促进租赁业合规发展相关的政策,出台了《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与《金融租赁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明确融资租赁公司业务经营规则,要求融资租赁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关联交易等制度;对金融租赁公司加强监管指标约束,提升金融租赁公司监管效能。这些都为推动租赁传统业务的升级提档、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依据和支撑。

“在合规和内控领域,租赁企业面临一些新的、更高标准的要求,如果不能按照监管要求及时提升合规意识、完善内控体系,未来,企业持续健康经营的根基会受到影响。”涂俊认为,租赁公司不能讳疾忌医,而应该直击痛点,积极拥抱监管、欢迎监管,与监管部门保持沟通,不断提升合规和内控水平,真正练好内功。

有效应对挑战

时至2021年,面对当前行业的挑战和问题,租赁公司该如何应对?

在北银租赁看来,应对挑战,租赁公司需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融入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守租赁本源,防控金融风险,坚持以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的业务发展方向,发挥“融资+融物”的双重属性,为实体产业转型升级注入金融活力。一方面,要坚持专业化发展,专业化就是要聚焦细分市场做租赁,循着产业链条寻找优质客户,从行业协会、上游供应商、主要市场主体、下游应用方等方面逐步渗透,重点发掘产业链上下游业务机会;另一方面,要坚持数字化转型,以提升经营质效为出发点,以提升获客的速率、提升业务的效率、提升人员的效能为重心,逐步压缩业务流转时长,提升个人单体效率。

越秀租赁总经理张磊认为,未来租赁企业在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形势时,应积极转变思维方式,摒弃不合时宜的类信贷业务模式,从专注企业的信用风险水平转向围绕“物”的风控理念,顺应时代潮流,以国家政策为指引,努力实现企业、行业和整个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

冀涛也强调,产业系金租在融资成本方面不占优势,要积极发展租赁增值服务,做好专业化、差异化、信息化,打造核心竞争力,规避价格战。此外,租赁公司要及时处理高风险资产,对已“暴雷”的行业及国家重点治理的相关行业领域缩减业务规模。 

布局篇:把握趋势 谋求高质量发展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作为与实体经济紧密相连的租赁业,站在“十四五”开局这一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其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内将朝何处发展?这成为行业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租赁公司人士均提到,展望未来,融资租赁业需紧跟“十四五”规划步伐,在发展大趋势中寻找新契机。在外部展业上要坚持以创新为引领,探索更多业务领域;在内部管理上需要继续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做好合规工作,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创新引领 探寻更多业务领域

面对刚刚到来的“十四五”开局,中建投租赁董事会秘书涂俊表示,2021年,中建投租赁将坚持创新引领,大力推进专业化能力建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造自身特色。

在平安租赁常务副总经理李文艺看来,租赁业要特别关注产业升级趋势下的诸多机遇。保持创新思维,持续探索创新领域,推动业务布局朝多元均衡方向发展。

就平安租赁的发展经验来看,其在产业租赁的基础上,持续夯实创新租赁,公司紧跟产业发展脚步,通过前瞻研究和业务实践相结合,以持续寻找新方向实现前瞻布局。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以来,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推动产业链、制造业全面升级已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融资租赁具有的融物特征天然与制造业相匹配,中铁建金租董事长冀涛告诉《金融时报》记者,未来,中铁金租将着重发展基于中国铁建高端工程装备制造领域,基于产融结合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领域以及国家着重发展的新产业领域,提高直接租赁和经营租赁业务占比,既满足股东战略需求,又真正按市场规律和监管要求运行,坚持走专业化、差异化、信息化发展道路。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们聚焦的业务领域。”国银租赁有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几年,国银租赁在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投放金额超过百亿元,促进了产业链的发展。展望“十四五”,国银租赁将继续在以上领域进行有效探索,并密切关注产业链动向,积极寻找其他业务领域蕴藏的优质业务增长点。

完善风控 筑牢风险“防火墙”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央也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以及不断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对金融机构风险防控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租赁业在“十四五”实现高质量发展,还离不开业内公司严守合规底线及进一步完善风控建设。

李文艺直言,平安租赁一向重视内控合规建设,积极拥抱监管。在认真践行“法规+1”的合规理念基础上,已建立完善内控合规管理长效机制。目前,其各项内控合规管理工作已经有重点稳步推进,保障了公司持续稳健经营。同时,公司与政府监管部门形成监管对接,根据监管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并应对监管环境变化及时将监管要求落实到各业务环节。

面对新监管新环境,融资租赁公司还要在以往的传统风险模型中,打破既定思维,建立新型风险模型,严守风险底线。国银租赁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国银租赁将继续加强风险防控和化解工作,保持资产质量稳定,同时,需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坚守初心 以融促产服务实体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融资租赁依托于租赁物,是推动金融与产业有机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展望“十四五”时期,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仍然是租赁行业发展的主流。

涂俊表示,2021年,中建投租赁将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十四五”规划的安排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聚焦专业化发展,探索新的业务结合点,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李文艺表示,融资租赁以“融物+融资”代替单一的融资,业务开展建立在对物件的专业把控能力上,租赁公司通过紧抓物件提升风控和物件运营能力,可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业内公司充分发挥融资租赁产品特色,在服务小微企业领域持续深耕。如平安租赁,其小微金融事业部目前已与超1万家设备商合作,为3万多家小微企业提供了租赁服务,累计投放超过300亿元,这是支持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发展的最直接体现。又如北银租赁,成立以来累计向中小微企业投放415笔,共计662.72亿元;中小微企业存量资产规模342.01亿元,占比79.64%。

可以预期,在“十四五”新时期,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融资租赁公司通过立足租赁本源,借助专业化发展积累的渠道基础、客户基础和资产基础,积极支持国家战略重点产业和小微企业,并将在业务实践中持续提升专业化领域金融服务的综合运用能力,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而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