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租赁公司迈上专业化发展道路

时间:2018-02-20  来源:互联网
0

2017年,我国融资租赁业继续呈稳步发展态势。据中国租赁联盟和天津滨海融资租赁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突破6万亿元,同比增长13.7%。全国融资租赁企业(不含单一项目公司、分公司、SPV公司和收购海外的公司)总数约为9090家,较2016年增加了1954家,同比增长27.4%。

事实上,我国租赁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有力抓手,随着租赁业规模的稳步拓展,减少同质化竞争、促进同业优势互补、助力租赁公司迈上专业化发展道路,已成为业内的普遍诉求。

blob.png

指标向好

租赁业稳步发展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租赁业无论从企业数量、注册资金,还是业务总量,都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分类别来看,截至2017年底,我国获批开业的金融租赁企业达69家,较上年底59家同比增长16.9%。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总数达276家,较上年底的204家增加了72家,同比增长35.3%。外资融资租赁企业增长速度相对放缓,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共有约8745家,较上年底增加了1862家,同比增长27.1%。

从租赁业的业务总量来看,据测算,截至2017年底,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60600亿元人民币。其中,金融租赁约为22800亿元,内资租赁约为18800亿元,外商租赁约为19000亿元。相较上年同比分别增长11.8%、16%和13.8%。

从地区分布来看,《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31个省市区都设立了融资租赁公司,但绝大部分企业仍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其中,广东、上海、天津、北京、福建、江苏、浙江、山东8个省市的融资租赁企业总数占到约全国的93%。其中,广东、上海、天津占据“前三甲“,企业总数分别为3148家、2151家和1574家。

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与前几年租赁业企业数量井喷式的发展模式不同,2017年,我国租赁业发展步伐越来越稳健。租赁专家杨海田认为,当下,融资租赁的深入发展迎来广阔空间,租赁业需抓住机遇,采取和争取到一系列强有力的推进措施,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势头。

 

优势互补

租赁同业合作提速

按照监管主体来分,我国租赁行业共有三类租赁公司,分别是银监会主管的金融租赁公司、商务部主管的外资租赁公司和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而按照股东背景来划分,则分为银行系的金融租赁公司和厂商系的融资租赁公司以及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

事实上,金融租赁公司资金实力雄厚,融资成本较低,而厂商租赁则依托于对设备的天然了解,其专业背景便于进行资产处置。第三方租赁公司的优势则在于操作灵活,市场响应快。

当下,随着租赁业务朝深处拓展,为了加快业务交流协同、扩大资产交易规模,加快同业合作渐成共识。

有租赁业内人士坦言,无论从世界范围,还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逻辑来看,靠单个经济体、单个金融机构单打独斗的日子早已过去,而需要多个经济体、多个金融机构的相互协作,才能共同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总裁俞子彦表示,银行系的金融租赁公司和厂商系的融资租赁公司,各有千秋,在业务上互补,有着天然的合作需求。但从目前合作情况来看,这两类租赁公司互相之间的联络并不多,优势互补还有待加强。

因此,为了推动租赁业深入发展,形成多层次的同业合作体系的需求也越发明显。当前,业内已开始积极探索促成同业资产流转平台和专业化发展的合作体系建设,如2017年9月成立的国内首个绿色租赁发展共同体,目前已有100余家租赁公司参与,通过搭建多层次的金融共享平台,共同推动绿色租赁业务发展。


加快转型

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租赁公司一头连接资金,一头连接产业,是一个典型的重资产行业。”有租赁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租赁业在十余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绝大多数业务都投向了飞机、船舶、车辆以及生产企业的设备。

在资金来源、利差空间、服务对象和产品相对有限的情况下,难免产生同质化的竞争。为了促进租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租赁公司在回归租赁本源的基础上,需要加快探索专业化、特色化经营道路。

“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可以在多个细分领域满足客户的需求,让客户认识到,找租赁公司可以比找其他的金融机构更为专业,更加便捷。”俞子彦坦言。专业化意味着深入契合市场需求,在细分领域做精做专。由此,开拓新兴服务领域并深耕细作,成为租赁公司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的选择。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来,新兴的租赁公司大多选择如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健康养老、旅游等板块,作为开拓新市场的业务方向,以形成差异化竞争的格局。

此外,由传统的融资租赁转向经营性租赁业务,成为我国租赁公司专业化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虽然我国租赁业发展迅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租赁市场,但业务模式仍主要采用售后回租的模式,经营性租赁在我国整体租赁业务中所占规模不足10%。

俞子彦表示,走经营性租赁道路,是世界范围内所有租赁公司的共同目标。经营性租赁是指租赁公司直接持有租赁资产,而不是简单只做融资类的通道业务,更考验租赁公司对租赁物的专业判断和资产运营能力。因此,租赁公司发展经营性租赁业务,需要发挥自身特色,做好租赁物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为出租人提供从金融、产品销售、售后运维一整套综合方案。

在融资租赁企业的薪酬考核对象和考核模式上,实际上是根据考核部门的划分的,薪酬的体系与被考核对象有密切的关系。而考核制度的制定无论选择考核部门还是直接管理到个人,都取决于企业经营理念和综合情况,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来安排管理幅度。

 

前中后台部门薪酬结构的设定

在很多租赁企业,大家可能都听过六四开的说法。这个是指在考核设立基准的时候,无论是年薪还是月薪,基础薪酬是占到60%,业绩薪酬占40%。其中基础薪酬可能跟考核没有关系,是取决于该岗位每个月固定拿到的薪资,只要能达到企业对于岗位基础职责的认可,就能拿到的部分。

 

那么对于中台部门呢?基础和业绩的比例却又不太一样。目前,融资租赁行业中,中台岗位的基础薪酬一般会低一点,基础薪酬占50%,业绩薪酬占50%(注:这个数据是根据作者在行业多年的调研和情况了解,不代表所有企业)。

 

设定这样薪酬划分的作用是推动中台部门去市场多投放,这个收益是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密切相关的,所以业绩薪酬比例要比后台部门多了一点。当然也有企业把中后台混到一起,按六四的比例的划分的,这种情况一般是一些大型商租普遍的做法。

 

再有就是前台部门,企业的前台部门跟后台的固定薪酬与业绩薪酬比例是恰恰相反的,因为前台是公司业务开展的基础。前台岗位的基础薪酬一般占比40%,业绩薪酬占比60%,也就是四六开。当然有的企业比例可能会更低,会弱化固定薪资部分让市场团队去创造更多的业绩绩效,给企业创造更多的收益,这样带来的经济效益会更大。

 

总之,各岗位的整体的薪酬等于绩效加业绩。但有的企业也涉及到额外的部分,是在整个业绩基础上增加一份的情况。比如说,某租赁企业今年整体上完成了很好的业绩,有的企业管这个叫浮动绩效,这是部分企业在设定的考核体系中会公示或在薪资结构中充分考虑的最后一个环节。

 

业绩考核的应用

有了薪酬结构就要要相应的考核制度去督促和管理,所以下面就要讲一下,面对不同的考核目标如何应用不同的考核方式。

 

业绩考核和薪酬结构其实是与企业经营层的理念息息相关,所以经营层对公司发展的考虑非常重要,所以在设定业绩考核时一定要把握到位。就是说这个考核是想直接管理到个人还是部门?企业是想更加市场化、凸显狼性还是体现企业情怀?还是保持两者相对的平均?所以企业在制定绩效考核、设计薪酬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反复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才能让考核机制更有效果。

 

在考核体系设定时又需要考虑到管理目标,有的企业也可能直接把业绩目标给到个人,有的企业是直接给到部门,由部门做二次分配,再由企业宏观的调控,监督部门做的是否公平。下面具体来说:


第一,按部门考核

如果是选择直接管理到部门,那么考核体系的重点就是在部门的把控上。这个无疑做二次分配时就要给部门制定标准,每个部门是否就要依赖对个人考核的分数来排序。

 

第二,按个人考核

如果是选择要直接管到个人的企业,那么就要体现所设定是绩效考核最后与他个人能拿到的薪酬是能够匹配的,而且要尽量做到考核结果的透明。只有达到这种效果,直接管理到个人的业绩考核才能收获更好的效果。在考核体系的设定上就需要让每个人在完成的过程中都能了解到自己做了多少工作,这个工作最终的获得的经济效益大致如何等。

这样的考核管理实际上是降低了部门对个人的管理,相对来说会公平性会比直接管理到部门更好一些,因为它不存在部门二次分配的问题。

 

第三,综合考核

目前市场上很多企业都是采用两个考核方式。基本上是要求做个人的考核,但其实还是考核到部门。比如根据部门的情况来确定一个业绩目标,然后各个部门就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再结合每个员工的情况来安排绩效考核,再根据个人业绩来给大家做排位,把这个目标按照排位规划分好,这样能够实现一定的公平性。当然给到部门的目标并不是完全绝对的,是与团队对企业的贡献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