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之水|金融租赁的现实选择

时间:2018-09-06  来源:零壹租赁
0

引子:资管新规、去杠杆、地方债务、贸易战、股市爆仓潮,时代的之下,家国命运交织在一起,金融租赁何去何从,前方是坦途,还是深渊地狱,这一尺之水,能否一跃而过。

“一尺之水”系列前3篇

《一尺之水丨历史转折中的金融租赁该何去何从?》

《一尺之水丨诸神的黄昏——金融租赁同业危机》

《一尺之水丨地方债务迷情》

早上九点,孙总准时到达办公室。

年轻的时候养成的习惯,晚上喝再多酒,第二天也必须准时到单位打卡上班。

孙总抿了一口前台妹子泡好的普洱,闭目养神。

昨天晚上喝太多了,和中信总行营业部、天津分行、总行同业部的人唱了半宿的歌,又跳又闹,仿佛回到了拉存款跑贷款的支行岁月。老兄弟们见面感慨很多,互诉衷肠。一箱红酒,喝得干干净净。

宿醉之后,头有点沉,也不知道喝的是不是国内灌装的假拉菲。

刚刚小憩一会儿,柳如云就来汇报工作了。

柳如云是机构业务部的负责人,跟着他从中信银行跳到京越金租,算是他的嫡系。

“领导,又喝多了啊!”柳如云一来,娇娇滴滴地问候了一声,然后熟练地拿起茶壶倒茶。

柳如云是老部下,多年下来,是上下级,也是亲人。

孙总睁开眼,只拿起茶杯品茶,不敢直视,这少妇,胸口开得太低了,高耸的双峰呼之欲出,孙总只能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

柳如云一边倒茶,一边用热辣的眼神望着孙总。美女的体香,夹杂着迪奥香水的味道,直扑人心。

孙总心里真是羡慕那些可以潜规则下属的银行业高管,那些人可以肆无忌惮,红袖添香,坐享无尽艳福。他做到了总裁,就只想着紧守规则,爱惜羽毛。在他心中,总裁是不能犯这些低级错误的,总裁是一个公司的灵魂,是全公司的榜样。

孙总知道柳如云对他有点莫名的情愫,可他始终觉得,要对得起这份信赖,不能轻掷。

孙总:“昨天是和中信的老同事喝酒,怕场面乱,没叫你。”

柳如云:“应该叫我啊,我怎么着也要给您挡几杯酒啊!”说完抛了一个媚眼过来。

孙总感觉被电到了,赶紧转换话题:“大清早的,找我有什么事儿”

柳如云叹了一口气:“我上个月报了一个项目,被授信审批部给否决了,您可要给我做主啊!”

孙总记起来了,上周,授信审批部负责人许勤给他汇报过了,这个项目注册资本没有完全到位,施工许可证也没有拿到,所以,许勤就给否了。

孙总:“许勤这个人稳重,很少动用否决权。他也给我汇报过这个项目了,确实存在很多瑕疵。”

柳如云争辩道:“这个水电项目的股东,在当地很有实力的,实收资本和合规手续肯定没问题的,公司可以先批着,后续条件达到了,再放款。”

孙总:“嗯,你说的,也对。但是,这个项目的根本问题在于,水力发电站,投资回报期太长了,短则15年,长则20年30年,不是我们这种金融租赁公司的授信对象,我们的融资期限,顶天了才10年,如果这个项目按照10年来还款,现金流是不够的。另一方面,这个老板的资本金,大部分也是银行的短期借款拆借回来的,如果投资回报期太长,那些短期贷款容易发生续借不畅,从而引发连锁反应,毁掉整个集团,最后牵扯到我们这个水电站。”

柳如云:“放心,我们电站的固定资产做了抵押,股权做了质押,能隔离开的。”

孙总:“天真!到了那一天,当地的牛鬼蛇神都来了,怎么可能隔离得开。一帮农民伯伯围在门口,你想进去贴封条都难。”

喝了一口普洱,孙总接着说:“给你的定位,是服务央企、国企,这些客户风险低,稳定,不容易出事儿,你就维护着,安心拿奖金多好!准时上下班,没有压力,有助于皮肤保养。你看那些做市场化项目的团队,每个负责人都是忧心忡忡,担心老板跑路,晚上睡觉失眠,哪有你这么自在。”

柳如云哀怨地看着孙总:“人家也想进步嘛!这么多年,都是做大客户,个人业务水平难以提升啊!”

孙总:“你错了,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你做的国企客户,能拿到民企客户的收益水平,这份功力,放在全银行业,也属于出类拔萃了。你已经很优秀了。另一方面,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要学会发挥自己的优势,规避自己的短处,你的客户是这些国企、央企,说明你擅长和这些客户打交道,在经济学上,这叫比较优势。说得大一点,中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丢人,能解决就业,能发展经济,能带来税收,不要随便否认这些产业的正确性。一句话,劳动不丢人。”

柳如云水汪汪的大眼睛含情脉脉看着孙总:“好啦好啦,我听您的啦!您讲的大道理,小女子也爱听,嘻嘻~”

在银行业,风险部门和业务部门的矛盾长久存在。

这是部门职能不同造成的。一个是风险厌恶型,一个是绩效导向型。

行业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资产业务的内核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依然是向客户发放风险贷款。

关于如何发放贷款,如何进行风险定价,困扰着全世界的金融精英。

正是因为风险贷款的不确定,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显得极其重要。

一方面,要让业务部门赚到钱,保证高昂的士气,让客户经理在一线市场敢打敢拼;另一方面,要树立风险部门的权威,保障风险资产的质量,让不良率维持在合理水平,在日常业务中切实贯彻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不同的公司治理水平,反映出来,就是各家金融机构不同的财务表现和股价。

在孙总看来,如何平衡处理市场和风险矛盾,是他个人的价值所在。作为从基层一线客户经理拼杀出来的总裁,他会综合考虑公司每个人的特点、优点、缺点,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高效融合,形成公司特有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京越金租,有十几个业务部门,分为三大板块:国企板块、民企板块、创新板块。

在孙总的规划中,国企板块,这一块,主要任务是做大资产规模,不作利润考核。比如柳如云,美丽动人,长袖善舞,把这帮央企、国企的领导治得服服帖帖的,所以,孙总物尽其用,不让她接触市场化的民企项目,只让做国企项目。国企板块,是京越金租的基石业务,是蓄水池,是护城河,是防火墙。这一块的业务,负债融资也较为容易,大多数的银行和金租都愿意做这一块的资产受让。

民企板块,主要任务是创造利润。这个板块的骨干人员,经历过市场多年的考验,是风霜雪雨洗礼过的老油条、能打硬仗的虎狼之徒。从职业出身来讲,大部分都是股份制银行的支行出来的,有客户资源,有业务经验,有风险教训,能承受较大的市场考核压力。这些团队,主要目标是上市企业、大中型民营企业。

创新板块,这一部分,主要作用就是粉饰年度报告,忽悠上级监管单位。这些业务团队的日常,就是做一点点小微业务,做一点点股债结合的业务,做一点点真直租业务。这个板块,属于实验性质的,各种奇思妙想都可以试试,做出了成就,要大力宣传,出了风险事故,也无伤大雅,反正规模小。

面对这种错综复杂的授信客户群体构成,授信审批部的工作难度较大——授信产品体系支离破碎,授信政策难以制定。授信审批人员只能一个项目一个风险策略,一事一议,具备较为宽泛的裁量空间。这考验授信审批部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所幸,孙总找到了合适的人选——许勤。许勤是清华毕业,大银行科班出身,业务经验丰富,既能与魑魅魍魉打交道,也能在大场合侃侃论道,日常工作中,既能和市场人员感情深厚,又能守住职责底线,什么业务能做,什么业务不能做,什么业务要延后操作,什么业务要改变授信条件后操作,他都能条分缕析,安排得

妥妥当

当。所以,具体项目的审查方面,他放手让许勤去管理。他和主管风险副总裁的风险工作的重心,主要放在了行业判断、区域判断和国家宏观政策判断上面。

至少目前为止,孙总对于业务部门和风险部门的成绩是满意的,开业才几年,资产规模增长到了600亿,不良率1.9%,拨备覆盖率300%。

将来,资产规模突破1000亿后,京越金租布局全国,行业事业部和区域事业部并行的矩阵管理,更是孙总擅长的领域。

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大案频出,企业破产浪潮四起,融资租赁的发展明显放缓了节奏。

一时间,行业哀鸿遍野,很多从业人员和学者,纷纷呼吁“放弃类信贷,转型真租赁”。

对于这样的肤浅言论,孙总嗤之以鼻。

债权融资—间接融资—信贷业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会是中国的主流融资方式。忽视这种国情、回避这种现状,是典型的鸵鸟心态。信贷业务和类信贷的融资租赁业务,不是洪水猛兽,不是昨日黄花,而是国民经济体系内必不可少的常规金融产品,是有现实依托和市场需求的金融工具。不要因为出了不良,暴露了风险,就把以往的融资租赁业务全部打翻在地,这是错误的,是毫无章法、自乱阵脚的荒唐行为。

还有的人,设置语言陷阱,将银行信贷和融资租赁对立起来,进行颠倒黑白的论述,宣扬银行信贷是低级的,过时的,融资租赁是高级的,未来的,所以金融租赁公司要抛弃类信贷业务,专注真租赁。

在孙总看来,这样的人,既不懂理论知识,也不懂市场。

融资租赁从来就不可能脱离承租人的偿债能力、依靠租赁物单独存在。即使是飞机、轮船这样的天然租赁物,也是要把承租人的还款能力作为第一风险要素。融资租赁业务,就是信贷业务的一个分支,这是由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物权法、金租管理办法决定的。

市场,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能合法创造利润的租赁,才是真租赁。至于是否采用所谓的真融资租赁形式,毫不重要。

妄想通过创新来实现业务发展,是典型的缘木求鱼,是一条不归之路。因为,金融,最忌讳的就是创新。翻开历史书,大部分的金融创新,都是一地鸡毛。

当然,孙总也理解,这几年不良率高了,大部分的金租公司管理层是需要一个背锅侠的,而所谓的类信贷业务概念,就是完美的背黑锅选手。

资产质量出现下滑的原因,从来都是经营水平的问题,和租赁真假与否没有关系。

以前的日子太惬意了,躺着赚钱,新常态之后,经营管理的水平差异才会显露出来。

公司治理,是一个复杂艰难的工作,需要耐心、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总裁的,也不是每个总裁都合格的。

怎么选人、如何用人,怎么设计产品和激励政策,资产和负债怎么样匹配发展,头寸如何安排,全业务流程的精细化管理、阶段性的发展战略制定、企业文化建设……每一个小论题,都足够金融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写一篇10万字的论文了。

沧海横流安足虑,我辈尽是破局人。看透了这一切,孙总才会超脱那些喧嚣的争论,抛弃所谓“转型真租赁”的想法,拥抱时代的脉动,回归银行业的本源,脚踏实地地发展传统业务。

下午2点,

金融街

富凯大厦21层,会议室,八月份的总裁办公会。

参会的高管和部门负责人,大部分面带喜色。央妈放水了,同业资金明显宽松,头寸压力和地方债务危机缓解了。

孙总:“这次同业危机,过程是艰难的,但结果是美妙的,既锻炼了我们的队伍,又提高了公司的风险抵抗能力,来来来,大家今天畅所欲言,公司以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会议室顿时热闹起来,但没人主动开口,孙总哈哈一笑:“我就直接点名了啊!金融同业部先发言。”

金融同业部陈总:“首先,感谢董事长和总裁对我们的支持,帮我们解决了头寸问题。”

孙总大手一挥:“自己人,别客气,说点干货,再说虚的,今晚罚酒三杯!”

会议室哄堂大笑,气氛很轻松。

陈总:“这次危机,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规模还是王道,这是银行业永恒的真理。银行现在对金租的授信风险评估,资产规模和收入规模占到很大的权重,我掌握的消息,好几家小的金租,因为规模较小,直接被停止授信了。外部信用评级也是这样,规模越大,评级越高。另外,规模越大,我们可以调动的资源就越多,这一次,客户提前还款几十亿,就非常及时。到监管层,Too Big to Fail,我们这种体量的公司,是不容许出现逾期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要继续坚持高速发展、规模发展的策略,资产规模做到一千亿、两千亿,京越金租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话题一起来,大家就不拘束了。

柳如云给孙总抛了一个媚眼,说道:“我也赞成规模为王。规模大了,我们的资金价格就便宜了,授信客户对象也就更加广泛了,大的央企,也变成我们的客户了,这样,我们的资产质量更好了。下次遇到这样的同业危机,央企国企的流动性肯定充裕,这样就有提前还款的操作空间了。”

许勤:“金融产品,和工业品一样,大规模生产,才能降低成本,占领市场,形成品牌效应。规模越大,在中后台人员固定的前提下,公司每个人的平均产能才会提高,ROE和ROA才会好看。”

业务部门王总:“没有大的体量,就不会有充足的资金量去做产业金融、做风投,至于后续的发债、上市,就更困难了。”

………

看着会议室大家的热烈讨论,孙总笑而不语,讨论按照自己规划的方向发展着,金融同业部很听话,今年年底不扣他奖金了。不过,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孙总的最终目标,还是董事长老赵。

孙总看讨论得差不多了,就按下手,示意其他人停下,大声问道: “老赵,你觉得怎么样?”

同业危机一战之后,老赵和孙总的关系热络起来。以前是董事长和总裁的同事关系,君子之交淡如水,双方之间是冷静的客气,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一起经历了大的风波后,老赵和孙总对彼此的认可度提高很多。孙总又是市场部门的作风,自来熟,勾肩搭背的事儿手到拈来,一来二往,老赵也就默认了这个亲昵的称呼。

老赵沉默了几秒,说道:“同志们说得很好啊!我的感受和你们差不多,规模还是很重要。国情如此,银行市侩,现实残酷,我们没得选。”

老赵停顿了一下,抿一口茶。会议室很安静,落针可闻,只听到中央空调冷风吹过的声音,大家知道这不是简单的对话,这是政治高度的表态,关于公司未来的发展路径,就要在这一时刻定稿了。

老赵扫了一眼全场,笑着说:“大家气氛活跃一点,别太凝重了,有什么就说什么,都21世纪了,我们又是个创业公司,不会搞什么因言获罪的,老孙说得对,今天不放胆说的,晚上罚酒三杯!”

哈哈,众人配合性地哄笑了一下,气氛稍微舒缓一点了。

老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其实,国家大事和我们公司的小事,原理是想通的。决策者,本心都是想干好事,干有意义的事,但是,不能太着急。老祖宗的智慧依然有用,治大国若亨小鲜,不能轻举妄动,要有条理有规划地来做事。这一波去杠杆,经济学原理上是对的,可实际工作中,操之过急,把企业和地方政府都逼到破产边缘了。我们作为国家经济体的一部分,要吸取教训,不能盲目转型。规模还是很有用的,有规模了,才有容错空间。经济是有周期性的,有波峰有波谷,需要靠规模去缓冲和调节。

不是每个企业都是高科技企业,不是每个企业都有高速成长空间。传统企业是整个经济体系的基础,是我们日常经济活动的载体。传统业务,依然是我们工作的重心。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地开展创新业务,大胆探索,小心求证,摸着石头过河。我们首先要活下来,然后才是活得精彩,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孙总松了一口气,终于说服这个大BOSS了。老赵没有搬出那套业务转型发展小微、发展高新产业的论调,而是认可了自己的战略判断,自己这半年来的全方位营销总算是成功了。

老赵的认可,就是董事会的认可,就是京越集团的认可,发展的最高制约没有了,孙总可以放手一搏了。   

一尺之水,一跃而过,从此天高任鸟飞,孙总已经迫不及待地准备大干一场了。金融债、ABS、增资扩股等等一系列融资手段用起来,趁着这一波央行放水,孙总要带着京越金租昂首阔步踏进资本市场。有老赵这样的资深银行家护航,孙总有信心在2020年干到1000亿,2025年干到2000亿。

中国的经济体系,缺乏历史的积累,既没有殖民掠夺,又没有战争红利,所以,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推行殖产兴业,需要信贷资金的长期支持,由此衍生出高杠杆的国家资产负债表,这必然导致现金流的不稳定。简单的真相,却只有少数人能拨开层层迷雾去理解和掌握,并将其转化为商业机会,而孙总,就是其中的一员。

如果给租赁物装几个GPS、装几个传感器、装几个摄像头就算业务创新,那金融租赁公司高管的百万年薪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那些所谓的创新,和中世界西欧传教士争论针尖上有多少个天使有什么区别?

大道至简,中国经济体量世界排名第二,容量足够大,足够一家金租公司发展壮大;中国的众多企业缺钱,足够一家金租公司创造金融利润。所谓息差收窄,增速放缓,并没有改变金融资源是稀缺资源的现实。

大道至朴,在没有监管部门的顶层设计,没有新的金融租赁理论体系出世之前,就应该老老实实干传统业务(详见一尺之水/历史转折中的金融租赁),不要想着超高额利润,把2个点的息差收入牢牢抓紧,应该变成一种金融从业常识。

金融租赁之间的竞争、金融租赁和银行、信托的竞争,一定是体系化的对抗,有战略有战术,有产品有流程,有特点有厚度,能适应市场的波动和宏观形势的变化。通俗点讲,金融业已经从黄金年代进入白银年代,现在是金融家、金融企业比拼内功的阶段,不要妄想剑走偏锋、一击制胜。

孙总知道,这些政治不正确的话,不能在公开场合讲,不然,会得罪上级机关,毕竟,上级机关宣传的是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新兴产业。他只能在京越金租内部默默布局,一个一个地说服,讲道理,摆事实,用挫折教育大家,用困难将所有人团结在一起,让公司的发展进入正确轨道。

作为公司总裁,孙总手握百亿千亿的授信权力,稳重,是他的职业信条,因为他深知,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他激进一尺,公司就会疯狂一丈,稍不留神,京越金租就会被时代的大潮吞没了,什么情怀、什么创新、什么家国壮志,都会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理想是美好的,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可现实是悲凉的,是人间白发,剑胆成灰,从远一点说起,戊戌变法,当时所有阶层、所有派系的人都达成了共识,时代要变革,结果操盘者急于求成,本该是十年二十年的改革措施,集中在三个月内实行,引得全社会的矛盾激化,千载良机变成菜市口血案,让后来人抚卷长叹。

上面已经有人犯错误了,孙总想着,他不能再犯错误。